智慧物聯基礎技術聯盟 |
---|
教材模組名稱 | 智慧連網高效能無線通訊核心技術 |
---|
教材模組 教學目標 | 本課程針對高頻譜效能、高功率效能與高硬體效能之新世代無線通訊系統核心技術進行教授,包含下列關鍵技術: 巨量多輸出多輸入(massive MIMO)、混合式波束合成(hybrid precoding)、毫米波通訊(mmWave Communications)。並搭配實作相關技術與演算法之關鍵硬體模組。 1. 本課程將說明新世代通訊系統的應用場景與目標規格,讓學生了解核心技術所需面臨的挑戰。 2. 課程模組涵蓋數個主題,希冀兼容不同領域學生之選擇使能得到最大效益。 3. 基於數位通訊、訊號處理與數位電路設計等背景知識,本課程可進一步強化學生在通訊、訊號處理與數位通訊積體電路設計的能力。 |
教材模組時數 | 12小時 |
教材模組 課程大綱 | 單元一:毫米波三維多輸入輸出通道模型 (1.5 hr) 單元二:多輸入輸出到巨量多輸入輸出偵測 (3 hr) 單元三:單一使用者前編碼與混合波束合成技術 (2 hr) 單元四:多使用者前編碼 (2 hr) 單元五:巨量多輸入輸出系統之通道估測與波束追蹤 (1.5 hr) 單元六:相關硬體設計設計與實作 (3 hr) 1. 範例一: (單元二)多輸入輸出到巨量多輸入輸出偵測此模組內容包含多輸入輸出偵測、巨量多輸入輸出系統之空間調變所獲致頻譜效能以及其解碼偵測演算法。 2. 範例二: (單元六)相關硬體設計設計與實作此模組內容包含應用於前編碼技術與波束合成技術之QR分解、Eigenvalue decomposition、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的演算法與硬體實作。 |
可分享教材模組內容說明 | 授課教材投影片教材6份共約300頁,硬體實作手冊兩份,可參閱範例教材。 |
所需實作平台配備與經費需求預估(以模組教學實作所需基本軟、硬體平台估算) | 本課程實作所需的設備包括:(供1~2人使用) FPGA實驗平台(5,000元~60,000元(含PC測試interface)) |
聯盟/示範教學實驗室可提供之訓練與技術支援(含實驗示範影片) | 1.OCW教材:投影片教材對應有OCW影片 2.辦理教師+助教工作坊:1日/場,共1場,時數:6.5小時。 3.聯盟網址:http://ec2-18-188-66-21.us-east-2.compute.amazonaws.com/ |
聯絡窗口 | 負責教師:國立中央大學電機系 蔡佩芸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電機系 黃元豪教授 專責助理:徐藝菁 聯絡電話:(03)4227151分機34578 |